close

Blood Bound 血契獵殺桌遊評測與心得

(圖片取自BGG)

 

團友乍看之下說:「好像暮光之城」

:「我看倒有點像稿紙」

:「真像一塊塊綠豆糕」

看不懂這個梗的請重新複習國中國文<雅量>

 

這款遊戲雖然偏冷門些

但卻是筆者一直以來相當喜歡的陣營遊戲

動作相當簡單

但過程中處處充滿狡詐

 

人數:6~12

牌套:4.3*6.5cm(22張) 7*12(32張)

 

規則逸馬講解得很清楚

在這邊就不贅述了

以下只講解比較需要釐清的地方

1.小丑的能力直接看對方的兩張牌,不是看右下角而已

2.技能的觸發時機為主動亮出數字時方可發動(替人擋刀時或受傷自選時),如果是因為別人的角色能力造成亮出數字時,不可發動能力

3.只有數字沒亮出時才可以幫擋刀

4.扇子被放置時,會一直綁定那個人

5.角色能力可以自行選擇是否發動

6.當受傷時,右上角的陣營資訊或是數字可以任選

7.拿到刀可以來回互捅

 

以下分享筆者的看法

來回互捅其實也是戰術的一環

因為遊戲的目標在於殺死對方數字最小!!

來回互捅也只是提前揭露某角色所有底牌

並無不可

但至於要不要殺死他

那就是該家族需面臨的問題了

因此當有人提到來回互捅導致遊戲太快結束不好玩

那就只是你們沒有玩到遊戲中的精隨而已

這遊戲主要看你是要豪賭亂殺還是要打穩

確保所有資訊都掌握後

再下最後一刀終結

所以這遊戲還是需要有精明且有邏輯的人分析或帶風向

這遊戲才會好玩

至於那些比較狀況外的,或根本沒搞清楚小丑陣營跟右下角顏色相反的人

就比較需要有人帶

不然根本是一場災難

 

奇數人局會帶來中立角色審判者

幾局玩下來也是挺有意思

若審判者成功找出獲勝隊伍的領袖(我都說是咒殺)

則審判者獲勝

審判者這個角色格外的妙

因為他其實可以左右戰局(但他不可尾刀)

他甚至也可以替某家族擋刀來觸發他的能力(如果沒觸發到技能基本等於陪玩)

但因為中間的變數實在太大了

因此筆者覺得要把他玩的好很吃技術

 

筆者評分:8/10非常有趣的一款推理陣營遊戲,動作很簡單,而且要去推理對方動作背後的涵義與動機(因為開場時大家會知道自己右手邊玩家的顏色,因此他如果沒砍他右手邊玩家,正常來說就代表他們同一陣營,但當然也有可能他還在演),至於不按牌理出牌或因為感性而亂殺的玩家,我只能期望是計中計,不然也只能苦笑了

喜歡的點:操作的好會讓人拍案叫絕,且整體推理或演的過程相當有趣。

不喜歡的點:一樣是非常看人玩的遊戲,如果多數人都搞不清楚狀況,建議直接換另一款玩吧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練習生 的頭像
    練習生

    桌遊練習生的桌遊雜談與電影牢騷

    練習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